是亞洲大學社團,

學術室的緣起‧故事


烏鴉邦與學術室

        亞大不學無術丈量室的創立脈絡(以下簡稱學術室),是自2006年在網路發起的跨校學生異議性社團-烏鴉邦中學校園民主促進會 (以下簡稱烏鴉邦) 有著連帶的關係。創社的兩位幹部,分別是烏鴉邦發起人及成員,而其中一位成員在2010年升上亞洲大學後,便與原本就在亞大念書的烏鴉邦幹部尋求合作,延續著校園民主的概念,將社會運動的精神價值帶入這偏遠無人文資源的鄉下學校。


左邊看亞洲

        亞洲大學 (前身為健康管理學院) 是在台灣90年代的新大學設校的風潮所成立,跟隨的是大學商品化的時代環境,辦學取向為實用性、技術性,人文社會的學術研究,只有社工、心理、幼教、外文,其他便是技職型態的專科訓練,跟求學求問求知的傳統菁英大學差距甚遠,而學校又位於台中的邊緣鄉下,大部分的學生也來自各鄉鎮的非明星高中,就社會人文資源、學生型態兩方向來看,菁英性質的論述模式、左派的社會意識啟蒙,相對於其他傳統大學是更沒有生存空間,為此,亞大社團型態也多半是聯誼性、宗教性、體育性,討論、思辨性質社團近乎於零。


新興型態的異議性社團

        透過此環境評估的延伸,學術室的創立發想有別於其他大學的異議性社團,結合了動漫的、媒體的點子,生出了五樣行動模式,以軟性、搞怪手段方式來與社會議題做結合,強調的是可以跟學校學生的更多互動。就在去年五月,學術室也發行了第一份刊物-尺報,蒐集校方、學生、老師的觀點意見來批判服務學習此課程。


        社團定位方式,是藉著既有的資源(烏鴉邦、社會運動)配合新招收的人員需求去討論組成,現階段的學術室,既不像只重談論思沙龍、也非校園媒體、但也還未有過具體的校內抗爭行動,一年多的經營過程中,談的社會議題包含了學權、媒體權、環境權、勞工權、司法權等,其中也參雜了藝文活動,及異議性社團交流活動。


未來的學術室,會有怎樣的方向前進,還待思索。